黃燜雞的主料即是雞肉,常吃雞肉有什么益處呢?雞肉的藥用價值很大,民間有濟世良藥的美稱。
中醫(yī)認為雞肉具有溫中益氣、補精填髓、益五臟、補虛損的功效,可用于脾胃氣虛、陽虛引起的乏力、胃脘隱痛、浮腫、產(chǎn)后乳少、虛弱頭暈的調(diào)補,對于腎精不足所致的小便頻數(shù)、耳聾、精少精冷等癥也有很好的輔助療效。
但用雞肉進補時需注意雌雄兩性作用有別:雄性雞肉,其性屬陽,溫補作用較強,比較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;
雌性雞肉屬陰,比較適合產(chǎn)婦、年老體弱及久病體虛者食用。
冬季是感冒流行的季節(jié),一般多喝些雞湯可提高自身免疫力,將流感病毒拒之門外。對于那些已被流感病毒俘虜?shù)幕颊叨裕嗪赛c雞湯有助于緩解感冒引起的鼻塞、咳嗽等癥狀。據(jù)國外報道,雞湯能幫助人趕走流感,因為它可以將病毒排出體外。
雞的營養(yǎng)價值以草雞為優(yōu),烏雞尤為雞中上品。雞肉的食用方法很多,蒸煮、燒湯、腌制、風(fēng)干,均各具風(fēng)味。除雞肉和雞湯外,雞肝、雞腎、雞心、雞膽、雞內(nèi)金等均有良好的醫(yī)療保健作用。
如雞肝具有補肝、養(yǎng)血、明目的作用,適合視力下降、夜盲、貧血患者食用;雞心具有補心鎮(zhèn)靜的作用,適合心悸、虛煩患者食用;雞膽具有清熱、解毒的作用,對膽囊炎、百日咳患者有效;雞內(nèi)金具有健脾養(yǎng)胃消食的作用,對消化不良、腹脹等具有良好的治療作用。
但吃雞肉進補也并非人人皆宜
雞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(zhì),為了避免加重腎臟負擔(dān),尿毒癥患者禁食;
雞肉性溫,為了避免助熱,高燒患者及胃熱嘈雜患者禁食;
雞肉中磷的含量較高,為了避免影響鐵劑的吸收,服用鐵劑時暫不要食用雞肉。
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雞的臀尖是細菌、病毒及致癌物質(zhì)的倉庫,絕忌食用。